吉林大学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和上级工会的指导下,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吉林大学第九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二十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今天隆重开幕了。本次大会的召开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深化依法治校、加强校园民主政治建设的大事;对全面实现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团结动员全校教职工,进一步统一思想、锐意进取、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在我受学校第八届教代会执行委员会暨第十九届工会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
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
吉林大学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18年6月召开以来,在校党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发挥工会密切联系教职工群众的特点和优势,切实增强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上下一心、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
(一)强化政治引领,广大教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五年来,我们始终牢记工会组织的政治责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教育引导广大教职工在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中深刻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在自觉服务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努力践行教代会和工会的政治担当。积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把党的意志和主张转化为广大工会干部和教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组织教职工代表和工会干部专题培训,充分发挥劳动关系研究院的理论阵地作用,研究谋划在我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思路举措,牢牢把好工会工作的正确方向。
积极加强对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引领,组织开展建党百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组织举办系列主题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线上音乐党课,获得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宣传,此举得到教育部在全国高校的推广;梯次推进“喜迎二十大”主题教育宣传活动;通过制作系列专题和特辑等活动,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协助相关部门完成了电视剧《黄大年》、电影《大国重器黄大年》的拍摄工作,持续深入宣传黄大年精神,让更多教职工认识黄大年、了解黄大年、感知黄大年、争做黄大年,进一步筑牢了全校教职工“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思想根基。
(二)完善教代会制度,学校民主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落实教代会职权。修订了《吉林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章程》,进一步完善了教职工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的机构设置,增强了教代会章程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完成了院级“双代会”换届选举工作,各院级“双代会”作用进一步发挥,教职工参与基层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不断增强。围绕中心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组织校教代会执委审议通过《吉林大学章程(修订版)》《吉林大学“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等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充分履行教代会职责,不断保障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拓宽民主参与的方式,充分发挥代表主体作用。组织教代会代表开展校园绿化工作巡视,参与校园绿化景观建设项目联合验收活动,通过工作检查、监督、咨询等方式不断推进学校相关工作的开展。
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提案办理质量和水平。组织制定了《吉林大学教代会提案工作规程》《吉林大学教代会“优秀提案奖”“提案办理奖”评选办法》等相关文件,动员代表在“双一流”建设、“十四五”规划、“三大工程”建设等重大事项上积极建言献策。2019和2020年,我校教代会代表孙俊奇、王海明的提案分获全国优秀职工代表提案和吉林省优秀职工代表提案评选活动一等提案的称号。五年来,学校第八届教代会坚持以教代会提案为重要渠道,在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校园管理、后勤民生保障等诸多方面推动了广大教职工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激发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教职工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022年,学校被评为吉林省星级职工代表大会单位。
(三)加强理论研究,在推进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进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为满足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发展的需要,为新时代工会工作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撑,2020年,学校与吉林省总工会联合创建了“吉林大学天和劳动关系研究院”。研究院围绕工运理论和劳动关系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并成功入选CTTI(中国智库索引)。近年来,承担中华全国总工会委托项目3项,利用吉林省总工会每年拨付的科研经费共设立吉林大学劳动关系专项研究课题50余项,编纂并发行中国劳动关系年度发展报告,出版学术专著5部。研究院向中华全国总工会、吉林省政府部门提交多篇咨询报告,得到肯定性批示并被相关部门采纳。全面培养工会系统专家型干部和高层次人才,研究院首创高校招收培养全国工会系统研究生的先例,积极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干部队伍开展研究生专业学历教育,共招收博士研究生共36名,招收并培养获得硕士学位劳动关系研究生21名,为工会系统高素质人才培养作出重要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党组成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东明同志两次对研究院在劳动关系理论研究和劳动教育方面作出的贡献作出了重要批示。吉林省总工会领导也多次到研究院调研,充分肯定研究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选树先进典型,广大教职工建功新时代的工作热情和奋斗动力不断增强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推荐选树教育、科研、医疗、管理领域的优秀教职工,激励广大教职工深入钻研、勇于创新,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联合相关部门,牵头制定《吉林大学工会、妇委会评选推荐工作实施办法》,不断完善推优制度,优化推优流程。五年来,我们共推选了2名全国先进工作者、4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个全国工人先锋号以及22名省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与吉林省总工会、学校劳动关系研究院、劳动关系教育中心等部门合作聘请全国劳模30余人为讲座教授,开展多场次“劳模进校园”授课活动,在广大师生中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国内多家主流媒体多角度、全方位宣传了吉林大学“全国劳模讲授劳动教育课”。为17位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教学名家工作室”,为优秀人才发挥实现传帮带作用搭建平台,让广大教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更好地提升专业技术水平。联合宣传部,在各类媒体上宣传报道劳模的先进事迹,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先进、关爱劳模的良好氛围,以敬业、勤奋、奉献、创新的精神,激励广大教职工充分焕发劳动热情,展现聪明才智。
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与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部门合作,最广泛地把青年教师组织到竞赛活动中来,以赛促教、以教促赛、赛教结合,不断提高我校青年教师队伍素质。积极开展以青年教师联谊为载体的青年教工团队建设,与教务处、社科院等单位共同组织开展了“教学午餐会”、“‘龙鹏吉大’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论坛”、“吉林大学理论思维讲习班”等一系列品牌活动,为青年教师发展和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作出积极探索。2019-2021年连续3次承办长春市总工会主办的“长春市职工技能大赛”,为教职工创造和搭建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机会和平台。
(五)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教职工
不断完善教职工法律援助体系,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立“教师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争议处理小组”,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依托法学院的师资力量,做好法律咨询工作,通过专题讲座和“三八”等节日的法律咨询活动,免费为教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受到教职工的欢迎与好评。
推动困难教职工解困脱困,健全完善多层次、常态化的梯度职工帮扶服务工作体系。开展重点人群帮扶工作,修订《吉林大学特殊困难人员爱心帮扶资金管理办法》,爱心救助困难人员200余人次,发放爱心帮扶资金146万余元;推进教职工互助互爱活动,积极实施“教职工住院津贴互助保障计划”,不断扩大教职工互助保障覆盖面。目前参保人数达23826人次,救助资金达180余万元。
维护教职工健康权益,加强工会劳动保护工作,积极组织教职工参与“安康杯”竞赛等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维护教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积极组织教职工参与省市工会举办的集体协商竞赛活动,提升教职工维护自身合法经济权益的能力和水平,构建稳定和谐劳动关系。组织学校工会代表队参加长春市总工会第二届、第三届集体协商竞赛,连续两届取得团体第一名的佳绩。
(六)坚持服务至上,教职工生活品质得到切实提升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凝聚广大教职工的理念,用心打造“职工之家”。新冠疫情期间,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第一时间传达防控会议精神、启动应急预案,多渠道多途径为校内驻守教职工采购口罩、84消毒液等各类生活必需品。仅2022年,就为学校争取了500万元的社会捐款(教育部同比配给500万元)和价值200余万元的抗疫物资。克服各种困难,为分散在全长春市居家办公的全体教职工发放节日福利慰问品,有效缓解教工燃眉之急。做好疫情期间日新楼的日常管理和监督工作,为封闭在校园内的师生提供了较为充足的后勤保障。组织10余个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文体活动,有效缓解了教职工紧张情绪,发挥了工会“大家庭”的积极作用。
关心、爱护教学、科研、医疗和管理一线的教职工,积极精心组织暑期教职工疗休养活动。五年来,共组织了32支队伍共2200余人参加暑期疗修养活动。常态化开展慰问活动,每年重大节假日定期看望慰问两院院士、资深教授等高端人才和劳动模范等重点慰问对象,进一步激发专家们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倡议并促成教职工荣休制度的建立,为退休教工举办荣休仪式,增强教职工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营造温暖和谐的校园氛围。
工会始终坚持以竭诚服务职工为宗旨,构建工会普惠职工的保障机制。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最大幅度提高福利慰问品发放标准,全面提升了教职工的生活品质。2022年10月,我校被评为吉林省和长春市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单位。
为满足教职工多层次文体需求,积极加强协会建设,推动各类文体活动的广泛开展,繁荣和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五年来,依托协会组织举办了“吉心向党·砥砺奋进”——吉林大学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教职工专场文艺晚会等多场大型主题文艺晚会,开展教职工摄影书画展、主题诗话会、“书香三八”阅读活动、健步走、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气排球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基层工会参与率98%以上,最广泛地组织动员全校教职工参加。五年来,我校教职工共有5万余人次参与到工会组织的各类文体活动中,校篮球队、羽毛球队、艺术团舞蹈队等多次荣获省市大赛前3名的好成绩。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得到极大丰富,文体修养得到极大提升,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不断增强。
(七)履行帮扶责任,定点帮扶乡村振兴工作实力持续增强
主动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教学、科研、医疗等方面的优势,持续深入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牵头建立“吉林省乡村振兴高校联盟”,积极发挥智力密集优势,全力支持科技专家、科研团队走进定点帮扶县,积极推动优秀项目成果转化。
五年来,共向定点帮扶县通榆投入帮扶资金4000余万元,引进帮扶资金7000余万元,直接购买脱困地区农产品3000余万元,帮助销售脱困地区农产品3亿元。在通榆实施的定点帮扶项目从5年前的5个增至39个,涵盖党建、种植、养殖、产品深加工、土壤改良、饲料工程、生态文旅等多个方向。深入到通榆开展帮扶的队伍不断扩大,一系列更符合通榆所需、体现吉大所能的新举措和新项目在通榆推进,学校与通榆县政府和各级部门融合更加紧密,吉大师生与通榆县人民的感情更加深厚,工作成效不断提升。学校连续4年获得中央单位定点帮扶成效考核最高评价等级,连续3年获评教育部精准帮扶典型案例,在教育部定点帮扶工作领域树立起吉大标杆。
(八)深化自身建设,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更加彰显
制定基层工会换届工作方案,组织59个基层工会完成换届选举工作,多次召开基层工会主席工作和培训会议,进一步夯实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基础。积极响应上级工会关于扩大工会组织覆盖面的政策号召,探索灵活的职工入会方式,吸纳集体所有制人员、临床医院院聘人员等近万名非事业编人员加入工会组织,努力把不同就业形态的教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非在编教职工入会率明显提高。
组织青工委、女工委换届,一批年富力强、工作热情高、群众基础好的同志充实到工会干部队伍中来。依托青工委和女工委,联系组织部和人力资源处等部门,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定期开展女教职工主题阅读、巾帼志愿服务等专题培训活动。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工会干部、部分青年教师赴通榆、嘉兴和延边抗联老区等地接受定点帮扶政治教育和红色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工会干部的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
进一步推动“职工之家”大平台建设向全校范围辐射,向立体化转型。开展院级工会“职工小家”建设,按照普惠制的原则,不断加强活动场所和活动设施等硬件投入。五年来,共投入专项经费580余万元,资助59个基层工会的96个“职工小家”建设。2018-2019连续两年,校工会获吉林省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红旗单位”荣誉称号。2020年,校工会获“吉林省先进工会组织”荣誉称号。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这些工作是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各基层工会和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在此,我谨代表学校第八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和第十九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向关心支持学校教代会工作和工会工作的学校领导,向全校广大教职工和工会干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感到,做好教代会和工会工作必须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始终围绕广大教职工所思所盼,谋划开展工作,要始终立足高校工会工作的规律,充分发挥各基层工会的作用、最大范围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各方参与支持的工会工作大格局。
面向新使命、新征程,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对照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对照学校党委和上级工会的要求,对照广大教职工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教代会和工会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比如“双代会”在推动学校民主管理、加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深化工会工作、全面改革创新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思考;对院级工会工作的精准指导和服务有待进一步提升。今后我们会查缺补漏,不断改进工作,持续增强我们的责任意识、服务能力和工作成效。
二、未来五年工作的思路
今后五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实现我校“十四五”规划目标和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关键时期,工会要充分发挥作为群团组织的优势,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要求,认真分析研究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聚焦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教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贡献力量,具体从以下八个方面着重加强工作。
(一)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切实履行团结带领全校教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
强化教职工思想政治引领是工会组织的长期任务。未来五年,一要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健全完善工会组织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制度,组织广大教职工和工会干部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新时代新征程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新使命、新任务,凝聚起广大教职工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二要着力增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着眼改善广大教职工的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引导教职工客观看待学校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关系,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奋进力量。三要继续大力弘扬黄大年精神,用时代楷模的榜样力量,最大限度地把广大教职工蕴藏的巨大能量凝聚起来、发挥出来,助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着力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新进程
一是依法依规落实教代会职权,学校章程、发展规划、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校园建设、财务工作等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均需向教代会报告并听取意见,关乎教职工切实利益的重大事项要提交教代会讨论通过。二是认真执行新修订的《吉林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章程》,每年定期召开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不断完善教代会制度体系,推动学校上下民主管理意识和氛围进一步增强和提升。三是保障教代会代表权利,完善代表提案提交、落实、反馈机制,逐步建立教代会代表调研制度,在学校管理、重大决策中注意听取代表意见。四是要发挥代表在教代会闭会期间的作用,通过教代会代表巡视、校情通报会等多种形式,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科学决策。
(三)着力加强理论研究,为做好新时代工会工作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一是围绕新时代工运理论和劳动关系领域的前沿问题、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重大问题、和谐劳动关系的立法和保障体系建设、劳动精神弘扬等展开深入理论研究,争取尽快将研究院建设成为国内劳动关系领域有影响力的高端智库。二是与吉林省总工会共同合作研究构建全过程的职工思想政治引领体系、全周期的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体系、全时空的职工高品质生活服务体系、全方位的职工帮扶维权激励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强劳动关系研究院博士生的招生和培养工作,加强过程培养和监督考核。三是探索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干部队伍开展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加强劳动教育中心建设。积极开展与工会系统多层次和全方位合作,与长春市总工会签订框架协议,与长春市总工会共建吉林大学劳动教育中心。四是进一步以“全国劳模大讲堂”为平台,打造劳动教育课程“全国劳模讲授劳动教育课”教学模式,探索构建全国高等学校劳动教育的“吉大模式”。
(四)着力强化典型示范作用,激励广大教职工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功立业
一是加强选树推优工作,组织好上级工会举办的选树推优活动,发挥教代会专门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推优工作机制,把学校各个领域政治素质高、道德品质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推选出来,充分发挥劳模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用劳模的优秀品质感召教职工、引领校园新风尚。二是深入开展“劳模工作室”的宣传创建工作,发挥劳模群体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广大教职工争做“三种精神”的传承者和实践者。三是进一步发挥工会平台阵地作用,以评促学,做好青年教师大奖赛等各级各类评比的组织服务工作,培育选树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人才。继续加强与校内相关部门的合作,积极为校内教职工搭建教学、科研的沟通交流平台,为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夯实基础。
(五)着力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不断完善教职工帮扶维权保障体系
一是不断完善教职工法律援助体系。继续坚持以我校教职工实际法律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法律咨询服务流程,延展服务项目内容,引导广大教职工增强依法维权意识。二是落实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新时代工会女职工工作的意见,维护好女职工合法权益和特殊权益。三是构建多维帮困保障体系,当好教职工群众的“娘家人”和“贴心人”,持续推进重大疾病、生育等各类补助工作,持续推进“教职工住院津贴互助保障计划”,持续推进女职工互助基金工作,减轻教职工就医经济负担。
(六)着力提升教职工生活品质,不断增强广大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继续把竭诚服务教职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教职工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福利慰问、特困帮扶、职工小家建设等方面绵绵用力,坚持不懈,形成服务教职工的强大合力。二是探索以日新楼为中心,构建多位一体、多能一体的服务全体教职工的“15分钟工会服务圈”,最大限度将服务触角延伸到每一位教职工。三是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打造昂扬向上的教职工文化氛围。切实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开展有特色、有活力、有影响力、教职工参与面广的文体活动,制定增强教职工身心健康计划,开展高质量的大型品牌文化艺术活动,加强对二级工会开展文体活动的指导。注重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努力让每一位教职工都爱上一项运动,培养一项文化爱好,展示吉大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七)着力增强政治担当,持续做好定点帮扶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继续将帮扶通榆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为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政治责任,作为全体吉大人奋斗路上的政治使命,保持学校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二是立足通榆县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紧密围绕“五大振兴”总目标,拓展帮扶形式和内容,全方位、高效率落实帮扶任务。三是以“地方所需、吉大所能”和“抓好产业促振兴、做好融合促振兴、巩固感情促振兴”为原则,实施科技兴农、教育扶智、文化兴村、医疗惠民、消费扶农、资助扶困、典型引领等七项计划,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通榆县实现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和更高质量的发展。
(八)着力工会自身建设,全方位打造教职工满意的“职工之家”
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会各项工作制度,强化工会财务制度建设、完善密切联系基层工会组织机制;二是不断加强工会专兼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关心关爱全校工会干部,为他们更好开展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三是加强组织建设,激发基层工会活力。以校院两级“职工之家”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作为党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院级教代会、工会工作水平。加强对院级工会工作的精准指导,探索开展二级工会文化品牌项目创建,进一步激发基层工会内生活力。四是搭建院级工会互鉴互学、交流沟通的平台,推进院级工会服务资源互联共享,切实提高工会组织的工作效率,增强基层工会的凝聚力。五是创新工作方式,推进智慧工会建设。启用工会工作网上服务平台,集会员会籍数据管理、活动报名、会员优享和健康服务等功能于一体,为教职工会员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务,不断推动服务方式由线下为主向线上线下互动融合转变,服务模式由内循环向内外双循环演进,服务体系从单一性向系统集成性进阶。
各位代表,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学校事业的快速发展对教代会、工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学校党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下,团结凝聚广大教职工,同心同德,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出我们更大贡献!